隆冬時節,最時尚的戶外運動莫過于滑雪了。滑雪在給人刺激的同時,也可能會帶來運動傷害,特別是初學者更易“掉鏈子”。所以一定要先掌握點預防和應對的知識,給滑雪安全多加一道防護墻。一般來講,滑雪中易出現的運動傷害有6種 (1)凍傷 由于氣溫過低,在滑雪場最容易出現的傷害就是體溫過低和凍傷。一旦出現此種情況,要立即離開低溫場地,更換打濕了的衣物鞋襪,可以用40℃的溫水浸泡凍傷部位,穿上厚衣服保暖。不能用搓揉的方法促進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,而且浸泡的水溫不能過高,特別注意不能馬上烤火。 (2)眼睛傷害 雪地的反光非常強烈,眼睛完全裸視,極容易發生雪盲。最好配備專業的滑雪眼鏡,預防雪盲。如果出現雪盲的癥狀,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,要用純凈水或者眼藥水清洗眼球,然后用柔軟的醫用棉紗覆蓋眼睛,閉眼休息。 (3)皮膚傷害 在滑雪中,經常出現的皮膚傷害有擦傷和裂傷、淤血和血腫、運動摩擦傷等。對于擦傷和裂傷,要立即對傷口進行清洗,然后涂上消炎軟膏或者紫藥水,不用紗布覆蓋。對于淤血和血腫,可以用冰敷來止血消炎,之后身體內的某些細胞會自動把這些血瘀清除掉,傷處逐漸由紫紅轉成黃綠色,3天之后可使用熱敷和按摩來減緩疼痛。 (4)骨骼傷害 在滑雪中,由于時不時會受到強烈的外力沖擊或重量負荷,超出了本身的機械承受幅度,非常容易發生骨折。一旦發生骨折,應立即平臥,不要亂動,更不能進行按摩或者拉拽,因為骨骼斷裂處很有可能損傷到周圍的血管,引起血瘀和水腫,進一步增大醫療難度。檢查受傷位置之后,立即用木棍、木板和彈性繃帶對受傷部位進行固定,做及時的止血和固定處理之后,立即送往醫院。 (5)肌肉傷害 進入滑雪場之后不要立即奔向跑道,而應耐住性子認真做幾個伸展動作,針對性地把即將要受力的部位充分激活,使其在運動中更加靈活,便于敏感地受到支配。另外,如果運動時間過長,遇到痙攣不要慌張,只要輕柔地試探著向相反的方向牽引受傷肌肉,使之拉長,疼痛感都會得到緩解。 (6)關節及韌帶傷害 滑雪中,經常會發生崴腳或扭傷膝蓋,此外,因摔倒而發生的肘關節、肩關節受傷也時有發生,有時會出現脫臼。所以一旦扭傷,首先要判斷扭傷是單純的韌帶扭傷,還是伴隨著骨折、脫臼現象。單純的韌帶受傷依據程度分為輕度和重度傷,所謂重度韌帶傷是指韌帶功能喪失,完全斷裂,關節不正常地松脫,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手術連接韌帶。
線路名稱 --> | 發團日期 | 參考價格 |
---|